6月19日,在蛟河市拉法街拉法村高標準農田里,隨著稻田池埂子上的塑料絲網袋被打開,成千上萬只小螃蟹紛紛四散爬入水田之中,成為水稻“管理員”。今年蛟河市實施稻漁綜合種養項目,在2000畝稻田里投放了4750公斤螃蟹苗。
近年來,蛟河市農業農村局發展“水稻+”綠色種植養殖模式,通過種好水稻、養好螃蟹,做足稻田里的產業文章。
今年,該局水產技術推廣站上爭資金30萬元,購買了4750公斤螃蟹苗,投放到拉法街、天北鎮、烏林朝鮮族鄉、白石山鎮、新站鎮、河南街等鄉鎮(街)的稻田里。
為了防止小螃蟹逃逸,拉法村在1100多畝高標準農田的四周都加上了50厘米高的藍色塑料布圍擋。小螃蟹們與水稻“同飲一池水”,在共同的土壤與水質環境中相互依存,實現“稻蟹和諧共生、一水兩用、一地兩養”。
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郝勝國說,這種立體生態農業模式,一方面是利用稻田蟹來松土、除草、捉蟲,用螃蟹的糞便肥田;另一方面水稻也為稻田蟹提供陰涼、安全的生長環境,實現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融合發展。
在蛟河市稻蟹綜合種養項目中,中才水稻專業合作社是拉法街蟹稻共生面積最大的經營主體,申報了1100多畝水田。合作社負責人王忠才說,稻田里養蟹,大米身價提高了,同時在水稻收割前,稻田蟹上市,又能增收一部分。通過這種種養模式,相同面積的地塊比單一種植水稻經濟效益能高出35%左右。
“現在國家政策好,不僅免費提供蟹苗,圍擋塑料布也是政府免費提供的。螃蟹平時管理好了,收益全歸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?!蓖踔也耪f。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邵守志】